
HP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作体系”“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5月19日,人民日报约请3位来自文联、作协系统的文艺工作者,结合他们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发挥文联、作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温馨的“文艺工作者之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梁向锋以《延伸手臂,扩展艺术“朋友圈”》为题,讲述了湖南省摄协通过多种方式团结凝聚广大摄影工作者,为优秀摄影人才提供更好成长环境,推动摄影队伍新人辈出、薪火相传的工作经验。

延伸手臂,扩展艺术“朋友圈”
新时代新征程为文艺繁荣发展和文艺人才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作为团结联系摄影工作者的文艺团体,这些年来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摄影工作者紧跟时代、心系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摄影作品聚焦时代、记录时代的艺术追求。以时代为纽带,协会组织才能更好地“做人的工作”;以时代为契机,文艺工作者才能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文艺新境界。
在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两名摄影家获奖,这是湖南摄影界时隔11年再次获得这一殊荣。获奖的两位摄影家中,谢子龙为近100名老中青全国劳动模范拍摄《光荣的劳动者》系列,怀着家国情怀创作《影话中国故事》;严志刚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近30年的城市影像街头纪实见证社会的发展变迁。他们的创作,是从跃动的时代脉搏中捕捉灵感、从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中开掘素材的生动实践。

◎ 谢子龙与严志刚合影
引导摄影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离不开典型的示范、榜样的力量。近年来,我们在摄影工作者中树立了一批崇德尚艺、服务人民的典型代表。民俗摄影家刘启后长年对花瑶挑花、瑶族呜哇山歌、滩头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为挖掘、整理、保护、传播民间文化遗产作出贡献。以他为代表,越来越多的摄影家走进山林深处、田间地头,走进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富矿。再如,有着28年从警经历的“老公安”阳红光,为公安英模拍摄肖像,致敬英雄精神,在摄影界内外产生良好反响,激励更多摄影工作者用情用力深耕题材。在前不久举办的“好工人·向未来”湖南省职工摄影大赛中,就涌现出许多身在生产一线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用镜头记录、传递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 湖南省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学习刘启后事迹
◎ 阳红光“致敬,老警——新中国湖南省第一代公安人肖像摄影展”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展出
如何发挥文艺力量助力地方发展,也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课题。2021年,我们组织湖南摄影工作者以“多彩潇湘”为主题,记录和展示三湘大地的历史巨变,创作了《大美潇湘红色文化影像长卷》《生态潇湘绿色文化影像长卷》《人文潇湘古色文化影像长卷》3条总长度达300米的影像作品。在此基础上,我们今年还将举办首届“红色·绿色·古色”多彩潇湘摄影大赛、“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创作工程,用镜头表现湖南的人文历史和大美山水,用影像讲好时代故事。

◎ “红色·绿色·古色”多彩潇湘影像长卷作品展现场
在读图时代,摄影作品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特别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许多摄影人成为旅游景点的“勘探者”,通过直观、精美、视觉冲击力强的摄影作品,让地方文旅资源得到更好推广。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摄影下乡、摄影展览、摄影大赛等形式,发挥图像传播的优势,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伴随技术进步,我们还成立了VR(虚拟现实)影像专业委员会,利用新兴的VR全景影像为乡村留影,让人们直观体验画一样美丽的绿水青山和村舍民宿,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迁。图片、视频、文字、音乐、动画深度融合,影像艺术与VR技术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交互性与沉浸感,这样的摄影作品成为美丽乡村、美丽湖南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人数众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扩展艺术“朋友圈”。一方面团结凝聚广大摄影工作者,为优秀摄影人才提供更好成长环境,推动摄影队伍新人辈出、薪火相传;另一方面也要向社会普及摄影艺术,提高公众的摄影水平和审美素养,为摄影爱好者提供观摩学习、提升技艺的机会,推动摄影志愿服务向更广更深更实的方向拓展。我们希望更多摄影人才涌现出来,用更多摄影佳作服务人民、回馈时代。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梁向锋
一审|勤快的勤
二审|刘哲


